返回栏目

杨舟平《 获“六维”第三届宝鸡作家协会文学奖感言——文学的艰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杨舟平

获“六维”第三届宝鸡作家协会文学奖感言——文学的艰辛和魅力

                  杨舟平

    人间最美四月天,在最美的季节最好的天气,我们迎来了宝鸡文学人的盛会。

    非常荣幸此刻能站在我们宝鸡文学盛典的领奖台上,非常幸运能获得“六维”第三届宝鸡作家协会文学奖。衷心感谢评委会各位老师对散文集《一城烟雨》的厚爱和首肯。

    “六维”文学奖,是宝鸡作家协会唯一的文学大奖,是我孜孜以求的文学目标之一,当我第一时间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后,激动得夜不能寐。我将倍加珍惜这一殊荣,在今后的文学路上默默耕耘,永不停歇。

      我业余从事文学创作30余年,至今出版了三本散文集,在市以上各种报刊发表文章共计300余篇,获市以上文学奖项数次。至今虽寂寂无闻,仍是一颗文学小草,况且为了文学而劳神伤财,但我无怨无悔,自感无愧于心,因为我把文学当成了一辈子的爱好,一直追逐着自己内心的声音。人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文学迷人的魅力早已厚植于心,任何外在力量都无法撼动。如果硬要我谈写作体会,我只能言不及义,妄言几句了,恳求各位方家指正!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属于人的,是关于人的,是为了人的。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有一个文学情结,一旦激活,且锲而不舍,就有成功的可能。好的作品只要以好的形式呈现,就会精彩纷呈,读者就会买账认可。文学的魅力在于不断唤起生命的生机,开掘生命的光彩,从惊鸿一瞥里,或跌宕的跋涉中让我们体恤时光,热爱生命。文学更应当有勇气照亮生命,敲击心扉,呵护美善,讴歌真诚,鞭笞恶丑,戳穿谎言,寻求真相,勘探世界的本分和人世间的底色。当然,说话容易做文难,有时候连说真话也需要勇气和良知,何况为文。巴金先生说过,虽然我所有的真话不一定说出来,但说出来的全是真话,把心交给读者。我一直以老先生这句话作为我的文学座右铭,并尽量做到。第一代文学陕军的代表人物柳青先生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这里的“愚人”可理解为执着和痴情,要有放弃名利热闹和甘于吃苦寂寞的勇气,文学路上无捷径可走,只有多读经典作品多观察生活多思考灵感多写多改才能出好作品。同时还要注意文学技巧,永远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和经过思考发酵的东西,把人们熟知的人和事写出陌生感、新鲜感、震撼感。另外还应注意语言美、结构美,要反复锤炼语言,精心打磨结构,语言要淡而有味,结构要严丝合缝,连“刀片”也插不进去。自古文无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国作协掌门人铁凝说:“文学进步何其难,我唯有老老实实努力。”大家都如此勤奋,何况我等小草。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和评委会工作人员为本次评奖活动的辛苦付出,向你们致敬!在今后的文学路上我会一直前行,无关成败,也不计得失,始终怀有对文学塔尖的向往之心、对文字的无限敬畏之心,绝不辜负评委老师和热爱我的粉丝们的殷切期望。

     谢谢!

                2023年4月7日

 

作者简介:

杨舟平,陕西凤翔人,高级法官。中国法官文联理事,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凤翔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获市以上文学奖项数十次,首届丝路散文奖获得者,都市头条等数家平台专栏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情关风月》《一城烟雨》等。作品多篇入选中学语文辅导教材,成为多省市中考试题。作品多次被《人民文摘》《海外文摘》《人民日报》《中国早报》《人民司法•天平月刊》《法制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法院报》《陕西日报》《西部法制报》《华商报》《杂文报》《宝鸡日报》《散文选刊》《延河》《美文》《秦岭文学》《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凤凰网》《腾讯网》《中国作家网》等平面、网络媒体发表或转载,共计120余万字。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工作人员查询 
     

    浙公网安备 33018302001147号

    Copyright © 2020-2026 杭州弘敬文化创意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220046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