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艺术网湖北讯 10月26日下午,鄂州市鄂城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夏鑫深入部分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讨论区党代会报告,听取代表的真知灼见,共谋鄂城发展未来。
夏鑫在花湖镇代表团
讨论时指出
夏鑫代表指出:党代会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文风朴实,是在新发展阶段促进鄂城改革发展、催人奋进的高质量报告,是鄂城走向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是鄂城在武鄂同城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走前列做示范当标杆的宣言书。纪委工作报告,宽严相济,既严明底线,又为干部撑腰壮胆,激励人心。就学懂弄通做实“两个报告”,他指出:一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八大优势”。审时度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形成更多优势,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把握“四个前所未有战略机遇”的前提下,充分认清空港经济发展优势、经济开放发展优势、武鄂同城发展优势、创新改革先行示范优势、城乡区域发展均衡优势、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文化底蕴深厚优势、基层治理扎实优势。我们一定要重新认识和审视鄂城的价值,擦亮八大金字招牌,放大八大效应,有的放矢推动共同富裕、蹄疾步稳走向现代化,把经济强、生态美、百姓富、文明兴落到实处。二是要精准把握“东西南北中”的产业空间发展布局。“东接”就是要全面对接、服务、融入临空经济核心区和国际物流核心门户枢纽;“北控”就是要实施长江大保护,强化控制性发展,推动绿色崛起;“南拓”就是要推动泽汀碧转型发展,拓展绿色转型发展新空间;“西进”就是要主动承接光谷科技大走廊,加速建设“滨江科技城”,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建设主战场、产业转移主阵地、科技创新主引擎、绿色发展主心骨、武鄂同城主动脉;“中优”就是要促进主城区“老树发新芽”,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发展总部经济、商贸、金融、星级酒店、文旅、夜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文态、业态、形态,促进宜居宜业宜游,增强消费承载力和群众获得感,体现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三是要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理念是发展的先导,必须齐思共谋、与时俱进、真抓实干,要破“思想保守、固步自封”的僵化观念,立“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创新意识;要破“小富即安、乐居中游”的内陆观念,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拼搏意识;要破“自以为是、急功近利”的小聪明观念,立“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笨功夫意识;要破“大包大揽、行政干预”的计划观念,立“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现代意识;要破“把说的当做了,把做的当做成了”的讨巧观念,立“知行合一、务实重行”的效果意识;要破“当官做老爷,简单问责”的官本位观念,立“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意识。
就花湖的发展,他指出这几年花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地位和作用逐步凸现,依托花湖机场,花湖本身自带流量,结合花湖在整个武汉城市圈、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中的定位,花湖要致力成为鄂城区临空经济发展的桥头堡、鄂黄同城核心区,把党代会报告描绘的蓝图落地转化为实景图。一是要系统性谋划、革命性重塑花湖。要增强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切实找准花湖文态、业态、形态定位,明晰产城人空间布局,推动“腾笼换鸟,空间换地,机器换人”。要通过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团队实施精准招商,尽快形成头部企业引领的产业链,建设东部滨江临港产业生态新城,成为支撑鄂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是要大力提升花湖的城市形态。敏锐感知作为黄石对接临空必经之道的独有价值,加快城市更新,加快功能升级,加快提高城市竞争力和整体品质,实施精准精细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面提升花湖的发展地位、独特优势和承载作用。三是要用市场化理念经营城市。谋定后动、谋定快动,聚力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全面彻底清理低效用地,让花湖“寸土寸金”,以滴水穿石、绵绵用力的韧劲全力建设“美好花湖”。
夏鑫在樊口街道代表团
讨论时指出
樊口是鄂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产业转移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主引擎”、绿色发展的“主心骨”、武鄂同城的“主动脉”,是承接光谷科创大走廊的重要节点。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抢抓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机遇,加快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科研合作,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以鄂城滨江科技城规划为引领,以青天湖科技创新区、月河岛商住康养区为核心,全面打造创新创造创业新生态。二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抓花湖机场运营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与光谷科技城互动发展,坚持“腾笼换鸟,空间换地,机器换人”,共建“园外园”,大力引进科技龙头企业、实施科技中小企业倍增计划,聚力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科技、临空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要积极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着力引进央企国企、五百强企业,不断解放思想,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越。要抓紧研究出台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性、牵引性、激励性政策。三要提高治理效能。持续推进“城乡风貌”提升整治行动,加快城市更新,高标准开展好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活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破损道路提档升级,不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助力提高城市能级和首位度,支撑打牢筑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四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第一时间收集企业的意见和诉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名副其实的金牌“店小二”。五要深化文旅融合。依托樊口武昌鱼特色资源,建设武昌鱼产业园,持续举办武昌鱼文化旅游节,开展有实质内容、有影响带动力的武昌鱼文化旅游活动,让“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蜚声中外,讲好武昌鱼文化故事,做强“武昌鱼”等系列品牌,重塑樊口文态、业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