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洪旭朝

神州艺术网浙江讯 (记者 洪旭朝)张华录,号“西溪闲人”,1950年生,擅长山水画。现为杭州青年专修学院艺术中心副主任兼职教授,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杭州分会会员,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常务理事、书画研究院秘书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国画院杭州分院副院长,中国国学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杭州福建商会书画院副院长,浙东画院顾问,杭州三塘书画院院长。其国画作品《江山千秋》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最佳创作奖”。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简单通透的寥寥几笔,将湖与月自然连接,三潭印月的韵味呼之欲出。细水静谧,松柏茂盛,素雅淡然间,从西子湖畔传来的飒飒风声,仿佛就在耳畔。这张在雅昌拍卖中拍得80500元的水墨山水作品,引得不少藏家和爱好者的瞩目,而打听画作者的人也为数不少。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近日,我们拜访了这位“笔下出意境”的作者,杭州市青年专修学院教授、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驻足在张华录的工作室中,处处洋溢着一种“胸有成竹,水到渠成”之感。在张华录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生命本质与其象征意境相互协调、完善得极为和谐,浑然天成。张华录作为浙派山水画实力画家,其山水画作品既有北派山水画的雄伟、浑厚的特点,又有南派山水画的细腻、秀丽的风格。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创作富有意境。用笔苍劲,层次分明,实虚相适;磐石山峰,稳重有势;瀑布溪水,飞流有声;光线云彩,漂移有影;楼房亭角,表现有生;花草树木,差错有趣。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对于山水画的创作心得,张华录认为,所谓山水画,就是要将山水的意境,用传统的技法表达出来。“我画山水,很多时候是将自己头脑中的景色,心灵感受到的意境表达出来。”张华录透露,他会花几个月的时间,跑遍全国各地采风,寄情于山水之间。可以说,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青山绿水,单单黄山这一处,他就去了14次之多。对于黄山的景物,他具有独特的感受,那些云雾笼罩的青松、茂林、清泉、激流,便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北史·祖莹传》中曾提到一句:“作文须出自机杼,成一家风骨。”如今,张华录把对这句话的理解,用在了山水的创作中。“我的画,没有什么流派,可以说,虽有规矩,没有定法。”张华录说,他在创作山水时,从不追求流派,“不会刻意去追求一些细节,我就是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掌握传统的技术很重要,但是有自己的思想更重要。”在张华录看来,将自己眼中的山水,经过艺术的加工取舍,化成胸中的丘壑,进而化为笔底的千岩万壑,就是作画的过程。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有人说,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张华录的山水画作,正努力表达着山水之景和人生之境。


张华录作品展示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提笔挥毫,心中自有山水——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华录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工作人员查询 
     

    浙公网安备 33018302001147号

    Copyright © 2020-2026 杭州弘敬文化创意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220046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