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楚剧大师沈云陔先生七十一年前签名赠送友人戏单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admin

神州艺术网讯(邹木材)2013年4月中旬的一天,武汉市新洲区退休老教师,罗南庭老师向笔者展示了六十三年前,由楚剧大师沈云陔先生亲笔签名,赠送给他父亲罗子明先生的一张武汉“大众剧场”演出戏单。

戏单由十六开对折新闻纸双面四版印刷而成,在戏单正面中缝,能清晰看到沈云陔先生用钢笔书写:“送老乡票友罗子明•云陔”的字迹。正面-版上印有“大众剧场”四个大字,两头分别印“地址前进四路十九号,电话二四五八和第十五期,毎份五百元”。中间有“楚剧工作团”大字和沈云陔、李雅樵二位先生着西装照片,照片下有“沈云陔团长便照;李雅樵副团长便照”。照片下面附有三则预告,分别是:“(预告)武汉从未演过崭新古装历史佳剧《翡翠園》袁壁玉(改编)关啸彬(主演)李雅樵(导演);(预告)民主改革中的伟大贡献《万古同根》;(预告)近期上演第三集《太平天囯》民族解放斗争史”。

正面二版上印有当年十一月二十八号(星期三)日戏和夜戏以及日场和夜场的票价、售票时间、演出时间和剧场秩序、剧场糖果部售货广告。当天日场戏有:《庐林会》、《安安送米》和三本《瓦车蓬》;夜场《水漫金山》、《断桥会》和全本《玉堂春》。并有一则“本场演出的戏,希望观众看了以后,多提供宝贵意见,籍便逐步改正缺点,求得戏曲改革工作的向前进展和不断提高。”征求观众意见的话语。

背面一版中间印有当年“开展增产运动捐献飞机大炮!争取抗美援朝战争最后胜利!”的抗美援朝时期标语口号。版面上半部分中间刊印关嘨彬先生演出的剧照,照片下有“关嘨彬艺员剧照”。照片两边分别印有“孟姜女本事、玉堂春本事”两剧的简介。版面下半部分是十一月二十七号(星期二)日戏和夜戏的场次以及演出剧目,日戏有:《杜氏卖身》、《七星楼》和二本《瓦车蓬》;夜戏《二堂审子》、《送香茶》和《孟姜女》。

背面二版上方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口号,下面刊印高月楼先生演出的剧照,照片下有“高月楼艺员剧照”,并排印有“<岳飞>第十一集本事”和“<血债血还>之五幕”剧照。版面下半部分是十一月二十六号(星期一)日戏和夜戏的场次以及演出剧目,日戏有:《青风亭》、《庙堂会》和头本《瓦车蓬》;夜戏《家庭痛史》、《新大反情》和笫十一集《岳飞》。

三天的日戏、夜戏中,几乎出现了当年楚剧界的所有名师名演员,如沈云陔、彭秀山、陶古鹏、章炳炎、高月楼、李少廷、张雲侠、杨伯林、沈洪春、汤少川、李雅樵、关啸彬、黄楚材、邱惠童等,一曲《岳飞》有近六十个演员参加演出。

查阅《武汉市志•楚剧》载:“武汉市楚剧团 1950 年,“青年”、“问艺”先后成为民营公助的武汉市楚剧工作第一团、武汉市楚剧工作第二团。次年 7 月两团合并为国营武汉市楚剧工作团。1952 年 4 月,该团转为武汉市楚剧团,由沈云陔任团长。”据查证有关资料汉口前进四路十九号的“大众剧场”,即是当年与汉口“清芬剧场”齐名的“楚风剧院”,1916年建成,原名“长乐戏院”, 曾经是武汉市楚剧团专用演出场地。如今为旧电器商场,但还挂着“楚风”这个名字。“大众剧场”的名字估计是解放初期与人民大众有关联而得名,但“大众剧场”的名字用得很短暂。由此可见,武汉市楚剧工作团,成立于1951年7月。这张武汉大众剧场演出戏单应该是1951年11月26日前,送给罗子明先生的。

据罗南庭老师提供资料显示,他父亲罗子明先生出生于1913年,解放前在汉口大董家巷十五号,夏福泰公记山货行任帐房先生,与沈云陔先生同属黄冈冈西(今新洲)人,因酷爱楚剧,为票友,工余常看沈云陔先生演出,二人关系甚笃,为朋友。1949年后,罗子明先生仍在汉口生活,建国之初,国人生活困难,物质匮乏,沈云陔先生常常接济助人。罗南庭老师不仅仅保留有这份演出戏单,同时,至今还珍藏有一件沈云陔先生送给他父亲罗子明先生的藏蓝色士林布长衫。

 
沈云陔先生送给罗子明先生的藏蓝色士林布长衫



责任编辑:姜成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工作人员查询 
     

    浙公网安备 33018302001147号

    Copyright © 2020-2026 杭州弘敬文化创意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22004667号-3